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锋烟

章节目录 第73章 祖先

锋烟 叶落北国 4378 2022-06-04 14:24

  大梁甲士现在分为五拨,由一千三百多名匪军刚成立的留匪营算一拨,其后从原大梁一万甲士中拨出的四千将士做骑军所用又是一拨,最后剩下三拨就是梁军的支柱,百易营,羽卫营,大明营,每一营现今也就两千人左右,数量不可谓不少。如果把目光放到天下这个角度来看的话,大梁一万多的士兵数量绝对不够用,因为单单就衡安道宁伯王治下军队,就有十万之数,更不用提占据南疆的镇南王刘某瑜的那近百万大军了。

  但梁军数量少却也有少的一处优势,便于训练。整个大梁的家底子就这一万甲士,所以上到营首,下到每一名士兵,都自觉的辛苦训练,从不叫苦抱怨。因为他们心里都明白,梁军就是大梁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梁军不足够强的话,那么这条防线势必会弱,就势必会崩。

  避世间能够四十多年安全存在真就以为以后就安全了?

  大阳王朝这四十多年来虽然一直都在围剿战国余孽,可其手段以及强度,实在算不上高。一是因为大阳王朝经过战国时代的统一,其实自身早就是千疮百孔,气息奄奄了,哪有什么额外的实力去大力围剿?二就是因为大阳一代代的圣上,未曾有过铁血皇帝,皆是或昏庸或暴虐之辈,只顾贪图享乐,哪里会管这些在他们看来不过是堂后池中的小虾米?

  但如果到了未来那场战事中,天下四处烽火硝烟,各地皆有起兵,那么它这个避世间,又有什么屏障能够继续躲下去?

  再说了,大梁甲士,是一群志在复国的男儿。

  他们从未想过要一直躲在这里,而且他们一直坚信有一天会冲出这里,杀向天下,复兴那个在老一辈口中口口相传的盛世乐园。

  大梁甲士,以一敌十,在这样的觉悟思想下,绝非妄言。

  梁千羽骑马观视,不再有什么意料之中的意气风发,反而是一副凝重表情,一如不久前带着匪军逃离燕仓道幽州的那个时候,他的两肩上,扛的是一万大梁甲士,扛的是整个大梁的希望,所以他如何能不沉重,不肃然?

  随着隋渊明亲自锤鼓,雷声大动之下,狂风嘶啸,呼呼扇在大梁甲士的粗砺面庞上。

  先是四千新进骑兵出列,由骑战第一的邹闻道领头,四千骑兵身披大梁黑甲,仿佛站成一面广袤黑野,横于天地之间。骑军前后成立时间不过三两天,但在这位老人的手底下,却已经能够做到“行必列,站必齐”的整齐划一之势,可见邹闻道无论是骑战对战,还是骑战教学,都绝对堪称天下第一。

  四千骑兵开始演练,疾奔,冲刺,抽刀,转阵……鼓声震动下,四千骑兵各个动作皆是齐列迸劲,好不壮观。

  近半个时辰后,骑兵演练方才结束,随后又是留匪营的演练。这次的新建骑兵中,并没有从留匪营中抽取任何人,所以这支营队虽然是人数最少,可却是保存最完整。

  一千三百多名的留匪营,由三百多留宗弟子领头,展露了一手剑走龙蛇的壮观场景。

  随后,剩下甲士皆有展示,重步兵,轻步兵,弓兵,斥候……梁军人数虽少,可却五脏俱全,以此形成的互相照应,绝对要比任何军队都强盛的多。

  等到士兵演练结束,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时辰,天色近墨,狂风愈加嘶吼,远处天边阴沉的仿佛即将塌陷下来一般,甚是骇人。

  梁千羽腰佩器榜第六的碎月剑,跨骑天下一等一的白马玉烟,身披白袍,纵奔而去,穿过大梁甲士分开裂出的一条过道,掠到了一处高台前。

  高台,大梁的祖宗台。

  战国大梁立世天地间有百余年,其祖先梁王历经八代,至他,已经是第九位。

  高台上有一块块灵牌高置,上面书有各个名字。

  梁千羽抬头看着这一块块灵牌,对于前面几位,他自是陌生居多,仅存恭敬。而从梁国在世的最后一位皇帝起,他便已经能够认识并熟悉了,梁王梁昺烛,他的爷爷,当年带领两万大梁将士,为护佑国民撤退,死战于梁城之下,不退半分,是直到今日都为大梁遗民所尊敬的一位梁王;其后是他的父亲,梁百易,对于这位父亲,在梁千羽出生后不久,就死战于大阳王城永安城下,相对于爷爷梁昺烛的建功立业,梁百易在大梁的复兴上实在称不上有什么建树,就连现在的梁军,也是在二十多年前建立的,和梁百易并没有什么关系,但梁百易既然能够位列于梁国祖先灵牌中,就说明他有这个资格,只是到底做了什么事,梁千羽就知之甚少了,在他的印象中,这个男人其实也就只是一纸画像罢了,实在没什么深刻的画面。如果硬要扯一个的话,那么恐怕就是梁百易死战于永安城下,至于其中起因缘由,隋渊明只是说了一句,你父亲对得起大梁。

  梁千羽不知道这个没见过也记不住确切样子的父亲在什么地方对得起梁国了?

  绝世剑客梁百易。

  江湖留给他的称号也就只是这一个。

  所以梁千羽知道他是一个高手。

  在那一次的五年江湖行中,梁千羽也曾刻意的去询问过那些江湖人士,可那个时候实力不强所以交友圈子也不强的梁千羽就只是听到一些只言片语的传说,对他想要知道的信息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

  不过随着出行日子的逐渐迫近,梁千羽愈发觉得这次十有要和江湖顶层人物打交道的远行,会慢慢揭开那层神秘的面纱。

  祭完祖之后,梁千羽又开始去慰问居住在避世间的那些大梁遗民。避世间作为战国中覆灭的大梁后退之地,不仅是梁军演练之处,亦是梁民居住之地。大梁现存遗民有三万余人,在这个绿野盆地中倒也能过的上自给自足的生活,而且梁军中起码有一半的开销,是这些大梁遗民所提供的。

  大梁之后,团结一心。

  梁千羽和隋渊明在居民之中走了一圈之后,最后又回到了这个祖先台前,梁千羽随意的坐在台前地上,碎月剑搁在身旁。

  隋渊明负手站在他的身边,老人轻声笑道:“如果没有那颗复国心的话,其实这里的人应该是生活的最快乐的一群人了,不用理会朝廷的苛捐杂税,也不用承受富绅豪强的欺凌。但很可惜,大梁复国之心,已经深入到了每一个梁民的心中。千羽,你没有经历过大梁那个时候的世道,相比于那个时候天下大乱的硝烟弥漫,大梁甚至可以算是歌舞升平的世道。那个时候的梁王,爱民如子,国中文人诗词歌赋,武人切磋会友,好一副津津乐道的盛世太平。可是,这一切都毁在了大阳的铁骑下,毁在了战火中。曾经的美好,那些亲人,那些朋友,全都死了。我忍受不了,大梁遗民也忍受不了,到了现在整个天下也忍受不了,所以,大梁无论是为大梁,还是为天下,都必须崛起于乱世,必须再还天下人一个康平乐世。”

  狂风将老人的话传到了年轻人的耳中。

  梁千羽抬头看着大梁的八位祖先,眸光清澈,低声道:“我曾经到过一个地方,那个地方很穷,穷到易子而食的交易随处可见,而那里的女人或是女孩,你只要给她仅仅一口馒头,她就可以陪你一夜;我曾经到过一个瘟疫村子,满村都是死人,满村都是哀嚎的人;我曾经见过一个县官,将一对刚成婚的璧人以莫须有罪名生生分开,就为了占有那个女子;我曾经碰到过一家避难老小,从遥远的北方往南逃,已经一年多没歇息过,最终在一个富庶城池前,被一位纨绔子弟以练箭为由射杀……我看到了黑色的天空,听到了躲避不了的哀嚎,师父,我永远呆在这样的环境里,所以我受不了了,我要改变这样的环境,我要撕开这片黑夜,我要让天下所有的人都能看到光明。”

  “当天下之人不痛之时,才是我心安理得之时。”

  “大梁先祖,皆是爱民之人,大梁后人梁千羽,也必是如此。”

  “师父,我想让那样的大梁,成为整个天下。这不是为了成为什么统一天下的大能之君,只是为了能够满足自己的私心,我不想再听到有哭声,不想再听到有将死之人的喘息声,更不想听到整个天下的悲嚎声。”

  一袭白袍的年轻人坐在地上,抬头望着祖先灵牌,不知何时,从那双清澈双眸中,滑落下一串清泪,缓缓流淌在脸上,滴落在……这片生灵涂炭的大地上。

  隋渊明欣慰一笑,轻声道:“大梁有你,天下有你,幸矣。”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