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之王侯的荣耀

第286章 丧钟为谁敲

三国之王侯的荣耀 楼枯.QD 5077 2023-02-18 10:27

  李轨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赵云会在关键时刻动摇,内心惶恐之余,立即要启程赶往赵云的大营去当面质问他。

  众人皆劝李轨不要冲动。

  李轨道:“子龙若是害我,便是我无福。”

  力排众议,径直来到郊外的武卫营大营。

  赵云不想李轨夤夜到来,连忙出迎,众人皆劝他谨慎,赵云道:“丞相不会害我。”

  见面之后李轨质问赵云:“赵卫龙是青云社的人,你明知他的身份,为何不拿捕?子龙,这个时候你可不能动摇啊。”

  赵云却问李轨:“我记得当年丞相言起兵是为了中兴汉室,做大汉的忠臣,为何到最后也做了佞臣?那至高无上的权力就这么蛊惑人吗?丞相难道忘了初心了吗?”

  李轨道:“子龙,我只问你一句话,这天下少得了我,还是少得了皇帝。”

  赵云默默道:“须臾少不了丞相。”

  李轨叹了口气,道:“位极人臣,我的日子也艰难啊。子龙,我但凡有条退路也走不到这一步,但我已经没有了退路,你要我怎么办?”

  赵云哑然无语。

  赵云毕竟是自己人,虽然有不同的见解,到底还是能说的明白,但有些人就不那么好好说话了。

  资政院资政王烈,李轨曾经的股肱重臣,这次也站到了李轨的对立面。

  他当众厉声质问李轨为什要做大汉的佞臣,言辞之激烈让李轨极为恼火。

  这事还不算完,王烈骂完李轨之后又跑到京师大学堂,登上讲坛向学生们揭露控诉李轨要改朝换代的罪恶。

  监护京师大学堂的人不得不把他弄下讲坛。

  此举激怒了数百听讲的学生,学生们群情激奋,当即就冲出大学堂,高喊着口号向长安城进发,虽然在半道上被京营军拦阻,却也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此后又有数百学生离开学堂跑到皇宫外,肩并肩,手拉手,组成了一道人墙,发誓要誓死保卫皇帝。

  王烈看到学生人心可用,就带着他们到处游说京城驻军,鼓动他们站出来保卫炎刘血统不绝,大汉道统不断。

  事情闹的实在太过分了,李轨只得下令让内军厅把他软禁起来。

  不料想王烈在被软禁的第二天突发疾病死了。

  这一下整个京师大学堂都炸了。

  王烈为官多年,素有政绩,门生故旧众多,且他本是个有德行的学问家,隐退之后经常受邀到京师大学堂讲学,在学生中威望极高,这次李轨要废黜皇帝,满朝文武噤若寒蝉,没人吭声,唯有他不惧危险到处鼓与呼,单是这份勇气就让这些不明世道险恶的青年学生们佩服不已,而今他居然死在了内军厅的手里,这简直是对天下读书人的无耻挑衅。

  两千学生串联起来,准备发动暴动,占领京师大学堂,然后攻入长安城,突袭并占领卫王府,揪出卫王李轨向皇帝谢罪。

  计划进行的并不顺利,他们正在校园里斩木为刀,削竹为剑,京师大学堂的校园就被京营军给占领了,京营军说他们得到情报有叛乱分子准备攻占京师大学堂,挟持学生为人质,为了确保国家精英们的安全他们奉命进驻校园。

  学生们又吵又闹,但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京师大学堂还是被按住了。

  太学和武备学堂的闹事学生则被秘密逮捕,五城兵马司还派人把太学“保护”了起来。至于武备学堂则被勒令整改,那些可能炸毛的学生被编入靠山营野外训练队,拉到黄土高坡上吼秦腔去了。

  在此之后虽然青云社继续策划恐怖刺杀行动,但长安的局势再无大的波澜。

  外部威胁也被一一消除。

  郝萌被大都督张辽击败并斩杀。

  臧霸、宋宪等吕布降将闻此讯息立即在各地辖内大肆收捕青云社成员,以实际行动表达对李轨的支持。

  孙权在淮南的冒险行动遭到了可耻的失败,刘备的阆中计划也胎死腹中。

  公孙康眼见风头不对立即请城内二十八个青云社成员吃饭,饭后把他们就地正法,头颅送长安邀功。

  其他地方那些大大小小的兵变在春节来临之前陆续被平复。

  经过大半年时间的较量,刘协手中的牌已所剩无几,而且几乎可以肯定的是他一张王牌都没有了。

  李轨对皇甫存、苏霜、芈林说:“青云社的问题可以解决了,宁可错杀一万,也绝不放过一个。”

  青云社到底有多少成员,这个世界没人会知道,便是他的创始人和幕后大总管董承也不知道。拥护皇帝的外戚、贵族势力在经历多年打击之后已经溃不成军,如果刘协真的是一个仁慈的君王的话,他们或者还能苟活到新朝。

  但现在他们已经没有机会了。

  得到了特权的四柳门和内军厅可以把“青云社”的标签贴在任何李轨不喜欢或者他们不喜欢的人的脸上。

  两家监狱很快就人满为患,不得不借用京兆府、五城兵马司、羽林军和金吾卫的监狱,但仍然不够用。

  杀戒终于开启,京城内外每天都有数百人被公开或秘密处决。

  李轨冷酷地旁观,彷佛这一切跟他根本没关系。

  直到有一天他的女儿李丽华哭着来哀求他把自己的小姐妹柔儿从监狱里放出来时,李轨终于意识到他可以停手了。

  那只带血的手已经伸到了自己的家里,他们还有什么人不敢抓,不敢杀?

  四柳门在长安抓的最后一个青云社的成员是董承的小儿子董旭,人是当着董承的面抓走的。未出董家大门,捕手们就开始动粗施暴了。

  董夫人当场吓晕过去。

  董承没有晕,但他知道这一仗他们输了,输的彻彻底底,毫无翻盘的希望,大汉四百年的江山到此就真的结束了。身逢末世,他无力回天,无非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资政院资政董承在自己的书房中因为绝望而自杀了。

  内军厅的人很快就做通了董夫人的工作,董家宣布董承是死于恶疾,跟外界没有任何关系,所谓“董资政因为工作压力过大而患抑郁症,因此服毒自杀的传闻”是绝对不存在的,是谣传,希望大家不要相信谣言传播谣言,一切结果以官方结论为最终结论。

  董承是大汉的忠臣,也是丞相的忠实拥趸者,名节上是没有任何亏欠的。

  李轨并不介意董承自杀,左右都是要死,自己个自己一个了断,这很好,既全了自己的体面也便利了别人,这说明董承是个讲究的人,也是个绝顶聪明的人,知荣辱,懂进退。

  但有些人就不那么识相了。

  刘协仍然在负隅顽抗,拒不肯顺应历史的潮流。

  他把自己关进深宫里,拒绝见任何大臣,他是下了狠心要让李轨做一个不忠不义之人。

  正当众人一筹莫展之际,一直跟李轨唱对台戏的荀彧走进了李轨的书房,里面的人被赶了出来,二人单独谈了一下午,黄昏时分荀彧离开卫王府,回到自己的家,吃了一顿丰盛的晚餐,歇了半个时辰,然后动身进宫觐见皇帝。

  刘协对这个太傅还是抱有好感的,他接见了荀彧,君臣私下谈了一个时辰。

  子夜前后,刘协嚎啕大哭起来,他泣不成声地问荀彧:“朕是不是一个无道的昏君?”荀彧面无表情地站起来,朝皇帝三跪九叩,然后答道:“陛下是个仁慈的君王。”

  他再拜,然后从容走出皇帝的寝殿。

  长长的甬道似乎无始无终,冷寂的宫苑活像一座坟墓。

  荀彧听着自己的脚步声,瞅着前面小黄门手里提着的一点鬼火,忽然想到了一件很滑稽的事,于是忍不住笑了出来。

  这个时候,城中的钟鼓楼上正好传来子夜的钟声。

  荀彧立住脚,闭上眼睛,认真聆听这一声声的钟响,然后他睁开眼,回身望了眼皇宫,喃喃自语道:“四百年炎刘天下,居然终结在老夫的手里。”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