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之王侯的荣耀

第129章 笼络关西

三国之王侯的荣耀 楼枯.QD 6105 2023-02-18 10:27

  文丑的堡垒尚未筑成,忽然接到军令,叫他去西部效命,文丑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以为调他是去协助太史慈打地头蛇,心里就有些不大情愿,在北方,他的主将,可取全功,去了西部说是跟太史慈一样同为主帅,但谁不知道太史慈资格更老,更得李轨的喜爱,自己去了岂不是就沦为他的副手了,纵然建功也是太史慈首功,自己屈居在他之下。

  又见来接替他的是前董卓手下将领华雄,心里更是不以为然,言语间十分轻视,只派了一员副将跟华雄交接,又将精锐兵马全部带走,只给华雄留了三千老弱。

  不过文丑虽然牢骚满腹,但西进的速度并不慢。

  马腾、韩遂见李轨已有准备,便悄悄撤了军马。

  李轨立即遣凌嵘去凉州,与二人谈判,李轨敦请马腾入朝做高官,许以前将军,假节,封槐里侯。马腾就有些心动。凉州苦寒,他跟韩遂两伙人盘踞于此,彼此日子都不太好过,若有一个入朝为高官,既给地方腾了地方,又能把凉州势力扩展到朝中,可谓一举两得。

  其实并不是所有地方实力派都想争霸天下,有些地方实力派的想法其实很简单,高官厚禄,封妻荫子,安安稳稳的过日子,仅此而已。

  “马腾有些心动,但他儿子马超却还有疑虑。”

  “马超,马孟起,听说是一员虎将,他为什么不同意呢。”

  “马超对朝廷的诚意还有疑虑。”

  李轨不想多说什么,马超是个天性谨慎的人,历史上他父亲和两个兄弟入朝为官,他却留在凉州不走,后因他不听曹操招呼导致老父亲和两个兄弟都被杀害,他起兵讨伐曹操不成就南下投刘备去了。

  现在自己替代曹操做了大汉的丞相,他不服自己可以理解,没关系,先把马腾父子哄过来留作人质,至少在短期内凉州那边不会再有乱子了。

  至于马超嘛,慢慢磨,说不定还有机会。

  一轮紧张的议论讨价还价后,马腾决定入朝。

  李轨兑现承诺,拜其前将军,封槐里侯,授卫尉之职。

  两个儿子马休、马铁也量才任用,毫不亏待。

  韩遂那边也有丰厚的封赏,当然对韩遂来说朝廷的封赏还在其次,主要是借机摆脱了他大哥马腾,凉州地方贫瘠,两个人窝在一个地方实在是有些难过,这下好了,马腾走了,自己终于可以,呃,马腾的儿子马超还没走,不过不要紧,黄口小儿,容易糊弄。

  作为回报韩遂承认了李轨大汉丞相的地位,这是第一个承认李轨丞相地位的地方州牧,在此之前,即便是李轨的结拜大哥公孙瓒也没有公开承认他的地位。

  能得到别人的承认当然是件好事,但李轨更看重的是稳住了韩遂之后,关中就可以彻底收入囊中了。

  太史慈和文丑跟地头蛇的战斗进行到了尾声,胜利在望,但偏偏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挫动军心的大事——华雄叛逃了。

  华雄接替文丑之后继续在走马河畔修筑堡垒,但工程进行到一半,人却突然失踪了,三千兵马一个不剩,消失的无影无踪。

  军府遍查各地,都没找到华部踪影,据此判断华雄是带着三千人北上投上郡去了。

  消息传到长安,一片哗然,压力最大的当然是军府参谋部主官周府。

  华雄是他推荐给李轨的嘛,出了这样的大事,他不出来负责谁出来?

  当然,整周府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们真正的矛头是指向李轨的,毕竟华雄是他力派众议任用的。

  舆论汹汹,李轨很被动,有人劝他向皇帝上表请罪,减轻一下压力,李轨拒绝了,华雄是自己的任用的,出了篓子自己承担就是,但前提是华雄的确是叛逃了。

  现如今只是找不到他的踪迹,就说他叛逃,这未免太武断了吧。

  四柳门和内军厅各自整理了一份名单,上面记载着这场风波的幕后玩家。

  两份名单有些出入,但核心的那几个人却是一致的。

  李轨把名单放在一边,对二人说:“事情尚未明朗,他们就急着跳出来兴风作浪,这种定力不可能是真正的幕后玩家,你们继续观察,揪出真正的幕后元凶,但不要打草惊蛇。”

  朝廷百官中反对的力量还是很强大的,这一点李轨心知肚明,那又能怎么办,朝廷毕竟是朝廷,没有朝廷的皇帝就是假皇帝,自己要挟天子以令诸侯,就必须要打造一个真皇帝,所以保留一个朝廷是必不可少。

  有朝廷就得有官员,这些官员虽然讨厌你却不得不硬着头皮跟他们周旋。

  若依李轨的性子就该把这些挑事的官员揪出来暴打三十大板,然后押着游街示众,看他以后还敢跟老子作对不。但理智告诉他,不能这么做,朝堂内斗跟打仗不一样,得用阴劲,得阴他们,阴的他们心里有苦难说,见到你就怕才行。

  而这方面他跟行家里手还差着几条街,贾诩或者能跟他们斗一斗,但他爱惜羽毛,不愿意去跟他们撕逼,凌嵘是自己的大管家,精力不应该放在扯淡上。

  那么就得任用一些喜欢扯淡,擅于撕逼的官员去跟他们慢慢撕。

  郭家势力的价值凸显了出来。

  正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现在是该他们上场的时候了。

  建安元年六月末,马腾到了长安,李轨亲自出城迎接,这可是三国时的一大牛人啊。雄踞西凉,跟董卓和曹操都怼过,一生英豪,最后却死的窝窝囊囊,他的儿子马超马孟起,贵为蜀汉五虎上将,却英年早逝,没有什么大的作为,让后世读史者常为之磋叹。

  这个人能不能重用呢。

  李轨心里没底,因为从气场上看自己居然压不住他,一个自己无法驾驭的人,重用他是有一定的风险的。

  嗯,估计是自己修为还不够,等过几年自己地盘大了,实力增长了,气场大了之后,或者就能驾驭他们,眼下还是以普通上下级关系先处着吧。

  马腾对李轨的印象很复杂,从骨子里他是瞧不起李轨的,一来他年纪比自己小,资历比自己浅,虽然做了丞相,但侥幸的成分巨大。眼下这局面他能不能扛得过去还很难说呢,你说他万一像董卓、李傕那样败了,自己巴巴的去讨好他,岂不是显得很傻。

  所以马腾也就把李轨当做一般的同僚,你地位比我高,我尊敬你,如此而已。

  接风洗尘宴上马腾提出要去太原觐见皇帝,李轨没有同意,李轨道:“寿成公,陛下在太原日夜思念着回銮长安,可你也见到了,长安现在就是一片废墟,营建皇宫的工程很紧,可惜满朝文武却无大臣可用,未知寿成公可愿助李轨一臂之力?”

  马腾大惊,盖房子不是什么好事,可为皇帝盖房子就大不同了,李轨肯把这么大的事交给自己,这是对自己的莫大信任啊。

  只是他这话是否当真?

  一番紧张的试探之后,马腾确信李轨是真的想把营建宫室的活交给他,一时十分感动,道:“请丞相放心,马腾必竭尽心力,早日完成宫室营建,迎接陛下回銮。”

  李轨对马腾的态度很满意,只要你肯顺着我划定的路走那就好,早早晚晚必将你收入我的夹袋中,怕就怕你不上钩呢。

  定下这件事后李轨轻松了不少,他决定北巡一次,探究华雄到底去了哪。

  华雄叛逃之后,李轨急调中军北上,好歹算是把三县防务稳住了,奇怪的是华雄叛逃之后北方已无大将,上郡的那六个老滑头和张坤为啥不趁机南下攻打长安呢。

  若说他们情报工作做的不扎实,搞不清自己的虚实,这也说不通,华雄已经投降,自己的虚实他们应该一清二楚才对呀。

  他们按兵不动,是否反证华雄其实没有投敌呢,至少没去投他们。

  李轨巡视了漆垣县、雕阴县,然后来到了高奴县的走马河南岸。

  文丑的堡垒建了一半丢在那,看工程规模还挺大。

  走马河的河水从西往东流淌,河面不算宽,但要横渡也不容易,因为河水比较湍急。

  镇守这的是内军的一员佐将,叫谭延,小伙年纪不大,但据说从军已经十几年了,是个年轻的老军头。

  李轨向他详细了解了战备情况,愈发觉得费解起来。

  自华雄叛逃之后,上郡和张坤那边一次像样的试探都没有,这很不合逻辑啊。

  而且文丑当初在此屯扎时,是准备渡河继续北伐的,他应该建造了一些船只,河边废弃的造船场就是明证,可为什么现在一条船都没见着呢。

  “我们在西边十二里的五羊渡找到了这个。”

  内军营的素质很高,到了地方后立即撒出侦缉,四处搜寻华雄的蛛丝马迹。功夫不负有心人,到底让他们找到了一些蛛丝马迹,在距离堡垒十二里的一个叫五羊渡的渡口,他们找到了一些废弃物。

  都是一些笨重的随军物资,架子车,大铜锅,厚重的毡包……

  “这些东西是随意丢弃,还是码放在某个地方。”

  “码放在渡口旁的一个谷地里,还砍了些树枝遮盖着。”

  李轨点点头,他心里有数了,华雄不是叛逃投敌了,他极有可能渡河北伐去了。

  华雄的动机李轨暂时还不清楚,但这绝对不是叛逃,否则这些辎重他或者带过河去,或者随意丢弃掉,干嘛还码放整齐藏在山凹里?

  “派几支精悍的小分队渡河去探听消息。记住,若见到华将军千万不要主动接触。”

  命令下达后的第二天,李轨就离开了走马河。

  (本章完)

  

  

  Ps:书友们,我是楼枯.QD,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