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之王侯的荣耀

第234章 宫府之争

三国之王侯的荣耀 楼枯.QD 5119 2023-02-18 10:27

  卓丢儿出征归来,十二总队六千人损失了四千三百多人,但战果也同样辉煌。

  李轨检阅了这支经过战火淬炼已经成长起来的铁军。

  并对立功将士进行了重奖。

  学生军训练再好,士气再高,毕竟缺乏实战,一下子投入到一个残酷陌生的环境中去,巨大的牺牲是在所难免的。

  李轨也不知道这次的抉择到底是对是错,或者应该由简入深,一步一步来,那样的话虽然时间上会有拖延,但也是值得的,毕竟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一次性的把这么多的佳木都毁了,将来的一统天下指望谁来完成呢。

  自己还是太急躁了一点啊。

  因为愧疚,李轨授予了这支军队一项特权,其兵马的招募,军官任用、晋升都由本部直接呈报他知道,其余衙门无权过问。

  在李轨的亲自关心下,十二总队迅速恢复了实力,这一次李轨决定拿黄土高坡上的盗贼做陪练,让他们好好练练。

  这些盗贼在内军厅的渗透下其实早就不是威胁了,之所以一直把他们留着,主要是想把他们当做一块石头。

  给关中驻军增加一点压力。

  否则他们就太轻松了,一支完全没有压力的军队会迅速腐化掉,这个教训已经太深刻了。

  这一次把他们拉出来,当成陪练的老鼠,让乳臭未干的小猫们拿他们做靶子好好练练爪牙,也算他们死的其所了。

  收复南阳之后,一些拍马屁者开始在皇帝面前进言,要皇帝加李轨九锡,所谓九锡是九种礼器。是天子赐给诸侯、大臣有殊勋者的九种器用之物,是最高礼遇的表示。

  这九种特赐用物分别是:车马、衣服、乐、朱户、纳陛、虎贲、斧钺、弓矢、鬯。

  一曰车马,指金车大辂(车辕上用来挽车的横木),和兵车戎辂;玄牡二驷,即黑色的公马八匹。

  其德可行者赐以车马。

  二曰衣服。指衮冕之服,加上配套的赤舄(鞋)一双。

  能安民者赐之。

  三曰乐则。指定音、校音器具。

  使民和乐者赐之。

  四曰朱户。指红漆大门。

  民众多者赐之。

  五曰纳陛。

  指登殿时特凿的陛级,使登升者不露身。

  能进善者赐以纳陛。

  六曰虎贲。守门之军虎贲卫士若干人,或谓三百人;

  也指虎贲卫士所执武器,戟、铩之类。

  能退恶者赐虎贲。

  七曰宫矢。指特制的红、黑色的专用弓箭。

  能征不义者赐之。

  八曰斧钺。

  能诛有罪者赐之。

  九曰禾巨鬯。指供祭礼用的香酒,以稀见的黑黍和郁金草酿成。

  孝道备者赐之。

  皇帝对此态度暧昧,廷尉董承则公开表示反对,他认为以大国之威收复被乱贼侵占的一个半郡算什么功劳,刘琮把整个荆州都献给了朝廷,李轨却守不住,反而让奸贼刘琦占据了大半个荆州,这算什么功劳呢,这简直就有罪好不好。

  李轨听闻此事大怒,问左右:“这个董承做了多久的廷尉,为何还没有升迁?”

  荀攸道:“他不肯走,皇帝护着,有什么办法。”

  李轨道:“此人甚是讨厌。荀谌从西域回京述职被我临时抓差去了襄阳,周兴又身体有恙,整个西域都护府简直空了,这怎么行呢,我看必须得有个德高望重,足智多谋的人过去镇守才好。”

  荀攸心领神会,第三日的大朝会上有人就郑重保举董承为西域都护府长史,全权处置西域事务。

  这朝臣引经据典,把话说的风雨不透,入情入理,简直这西域都护府长史一职就是专门为董承而设置的。

  西域都护府自设置以来,耗费巨大,朝议这是李轨在拿公家的钱为自己的儿子铺平仕途之路。

  又形容西域都护府是个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独立王国,现在李轨很大方地把董承举荐为西域都护府长史,不仅有力地粉碎了外面的种种谣言,而且还充分展现了自己的宏阔胸襟,果然宰相肚子里能撑船,你看人家这气度,对吧,董承你还不感动的流眼泪?

  董承是流了眼泪,但不是感激的眼泪,而是在皇帝面前流下的委屈的眼泪,董承不想离开长安,不想离开皇帝,不想离开对抗奸臣李轨的最前线。

  皇帝又何尝想让他的董爱卿离开。

  但李轨既然把问题提出来了,又这么尖锐,总得有所应答才是,毕竟董承已经做了多年廷尉,按道理是要挪一挪位置了。

  西域大都护府长史位比九卿,国家大员,廷尉过去过渡一下,回来必然得到重用,李轨这么安排入情入理你还真没办法拒绝。

  怎么办呢。

  刘协身边的常侍张带给他出了个主意:让董承去向李轨服个软儿,然后再做一笔交易,让李轨心中的那口气消了,这事差不多也就摆平了。

  毕竟也没那条律法规定廷尉只能做三年五年就要让位。

  刘协虽然极度厌恶和鄙视宦官,但张带这主意却很有见地,眼下这时候应该忍下一口气,所谓小不忍则乱大谋,来日方长嘛。

  董承亲自来到李轨的府邸,奉上一份厚礼,然后卑躬屈膝,向李轨服软认错儿,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继续留在长安,自己也一把老骨头了,实在不想风霜几万里的奔波。这么说于情于理都是说的过去的。

  李轨勉强答应了,董承千恩万谢的走了。

  董承到访的时候周兴也在,隐身在屏风后把这一切听的真真切切,董承前脚出门,他就现身出来,对李轨说:“这是缓兵之计,我猜他们一定有大动作,你一定要小心。”

  李轨道:“我心里有数。”又问周兴:“你真的要回去?”

  周兴道:“你儿子才想回去,可是我不回去又能怎么办,你把荀谌弄襄阳去了,我再不回去,你那宝贝儿子怎么办,总得有个人关照他不是。”

  李轨道:“辛苦你了。你上次说想搞个商社经营西域和内地的土特产生意,我看没问题,这种生意现在基本被安息人垄断了,这是个很不好的现象,我们除了要收税,还要设法直接介入进去。你对西域的情况比较熟悉,此事就由你来牵头,启动资金不要用公款了,可以向财神爷贷笔款子嘛。”

  周兴道:“你说的轻巧,他们会理睬我?一个个守财奴似的。”

  李轨微微一笑,当场给周兴写了一张条子。

  说:“财神爷聚财守财,指缝当然不能像你那么大。但该花的钱还是要花的嘛。”

  周兴看了心中欢喜,小心折好了这才告辞离去。

  次日大朝会上,董承主动站出来奏请皇帝,加李轨九锡,许其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一如萧何故事。

  皇帝一一允准。

  众人山呼万岁之后,西域大都护府长史周兴奏报,说自己的病已经好了,请求皇帝允许他回到西域去,继续为国家牧守边陲,建功立业。

  皇帝赞颂了周兴,赐给锦袍名马,鼓励他为国效忠,然后打发他去了。

  这次宫府之争表明在长安丞相的权势仍然具有压倒性的优势。

  皇帝现在处处被动挨打,丞相势力正如日中天。

  但刘协显然并不这么看,李轨千方百计地要把他的得力助手兼亲密战友董承弄出朝廷,结果却被他狙击了,这很好嘛,这分明是他的大胜利好吧?

  于是心情大好的皇帝下午又去了西禁苑的赛马场。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