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之王侯的荣耀

第229章 投降不分先后

三国之王侯的荣耀 楼枯.QD 5235 2023-02-18 10:27

  攻打宛城在继续,打打停停,不死不活。

  但宛城之外的打援却是腥风血雨,残酷的很。

  卓丢儿所部已经连续作战三天,这天黄昏的时候一众人正要埋锅造饭歇歇脚,忽然又传来军令说荆州水路大都督蔡瑁来了,所部兵马五万人,扬言要冲破重重围困入城与守军会合。

  入城与守军会合?那不等于咱们围城失败了吗,千万不能让他们进城。

  虽然怨声载道,但在卓丢儿的动员下,各队还是紧急行动起来,奔赴六里地外的战场。

  时当夕阳西下。

  苍莽的大地上像是度了一层金,村落和农田静默如山,壮美而豪迈。

  卓丢儿口占一曲:

  “斜阳破残云,逶迤江山影。

  长河淌如血,国破奸佞行。

  旷野流民宿,将军白发生。

  黄沙掩忠骨,火焚洛阳城。

  马驰夕阳下,踏破山几重。

  千里云和月,军行疾如风。

  拔剑劈猛虎,开弓射苍鹰。

  泣血写长歌,欲歇又黎明。”

  一干同袍笑道:“大哥这诗歌虽然做的好,却是不合景致,这里哪有洛阳城,哪里有白发将军,且现在是黄昏天没黑,咋说欲战又黎明呢。”

  卓丢儿笑道:“你们懂什么,诗歌讲究的是意境,太过写实的东西那就不是诗歌了。谁也别跟我抬杠,这首诗是丞相教我的。”

  他说不抬杠,还真就有人要跟他抬杠:

  “丞相说的就一定准吗,丞相自己也常说他只能做几首打油诗,不登大雅之堂呢。”

  “屁话,丞相那是谦虚,丞相总不能自吹自擂吧。”

  “那倒也是,不过呢——”

  话未落音,一支羽箭带着尖利的哨音破空而来,正中那军士的脑袋,他连哼也没哼一声就从马上栽了下去。

  这支羽箭只是一场伏击战的序幕,更多的羽箭破空而来,吹着死亡的口哨。

  “发现敌军,正南方一百五十步,小树林。”

  观察哨刚刚说完就被羽箭射中,坠落下去。

  “步军戒备,骑兵跟我冲。”

  卓丢儿所率的这一曲人马出征时有两百多人,五十名骑兵,几经恶战,现在只剩下二十名骑兵和五十名步军。

  距离有点远,用步军冲锋的话损失会非常大。

  卓丢儿已经学会爱惜兵力了。

  当即率领十余骑开始冲锋,这么近的距离转身跑也是死,迎面冲锋了不起也是死,倒不如拼一下了。

  杀啊,杀啊!

  马的脚步很快,很快就冲进了小树林里。

  “留神,有陷坑。”

  话未落音有人就跌进了陷坑里,陷坑里插着锐利的竹签,人和马谁也没活成。

  “有机关——”

  树林里除了陷坑,还有密布的机关,都是猎户捕猎的手段。

  大半的骑兵都是被机关陷阱弄死的。

  但还是有五六个人冲过了险关。

  “杀!”

  树林里冲起来二十多人,没有盔甲,都是猎户装束。他们手持刀枪剑戟,半数的人都端着弓弩。

  这些弓弩可都是制式弓弩,威力很大。

  卓丢儿来不及问他们究竟是什么人了,挥刀就砍。

  骑兵的优势在这个距离内充分发挥了出来,猛烈冲击时无人可当,一个骑兵对付六七个步兵轻而易举。

  残存的六名骑士轻松地劈斩了二十多个疑似村民的人。

  卓丢儿本来准备留下一个活口,问个明白,可惜最后一个人失心疯般只顾跑,边跑边大喊大叫,而穿过小树林不远就是一个村庄,卓丢儿担心他泄露行踪就射杀了他。

  检查这些尸体,希望找到一些有用的线索,结果也一无所获,这些人干净的一无所有,身上什么东西都没有。

  而他们使用的武器,一般是猎户甚至庄稼人的家伙,另一部分则是军用武器,也是五花八门,有些陈旧不堪。

  南阳地方在黄巾之乱时相对还是比较平稳的,但这并不表示就没有遭过黄巾,黄巾有过,打过仗,所以得到一些军用器械这并代表不了什么。

  也许他们只是普通老百姓,误会他们是贼军所以就打了埋伏。

  这些日子,荆州军和朝廷各路军马打拉锯战,一个个村子一个个城镇都反复争夺,打的异常激烈。当地百姓苦不堪言,很多地方的百姓都武装起来,筑堡挖沟进行自保。

  南北两军在其他地方有着太多的不同,但在祸害百姓方面却是出奇的一致。所以百姓只要看到当兵的就怕的发抖,恨的咬牙切齿,若有机会是肯定要杀人的。

  虽然在遭遇战中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但卓丢儿认为危险并没有解除。他带人搜查了这座村子,发现村民都是刚刚离开,有的人家灶里有火,锅里的饭煮的半生不熟,有的人家饲养鸡鸭鹅堵在门前嘎嘎大叫要吃要喝。

  卓丢儿推测,村民是被兵匪吓傻了,所以跑了。

  来不及收拾尸体了,卓丢儿留下四个步军负责看守现场,他自己带着兵马继续向前奔赴战场。

  到了指定地点之后才知道是白跑了一场,蔡瑁的大军在距离宛城七十里的黑泥汤跟夏侯渊干了一仗,结果惨败,据说蔡瑁还让人按在泥地里给活捉了,但也有人说蔡瑁没有被擒,只是吃了败仗,此后两军对峙了一段时间后蔡瑁就撤军了。

  这个时候卓丢儿忽然接到上面的命令,要他放弃现有的防区立即整军南下。

  这实在是太诡异了,说好的围点打援,如今宛城守军还在,荆州的各路援军也还在陆续开赴宛城外,怎么说不打就不打,说走就走呢,这也太儿戏了吧。

  搁在过去卓丢儿一定要问个水落石出,但现在,毕竟在外面混了几年,他学到了很多东西,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不该问的不要问,该问的也别开口,做个不会说话只会打架的哑巴就好。

  人还在南下途中,忽然得到消息:襄阳城破了,刘琮领着他娘和舅舅蔡瑁向李轨投降了。

  这事真是来的太突然了,卓丢儿很长时间都没消化掉。

  其实这个消息对所有人来说都是十分震惊的。

  刘琮怎么会突然想到投降呢,他不是憋着一股劲要跟李轨拼个鱼死网破吗?这家伙,究竟是受到了什么刺激呢。

  原因其实也不难查明。

  导致这一反常动作的原因就是蔡瑁,蔡瑁被外甥刘琮拿到了把柄,不得已只能北上去救援宛城,但他从一开始就知道这根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他派了自己的心腹秘密跟李轨接触,希望能有一个和平的解决方式。

  李轨告诉他,方法很多,但收益最大的莫过于他回到襄阳劝刘琮投降,把荆州完整的献给朝廷。

  只要做成了这件大事,他保蔡瑁后半辈子衣食无忧,富贵三代。

  蔡瑁尚且还在犹豫的时候就中了夏侯渊的埋伏,黑泥汤一战他被夏侯渊擒获,李轨命令将他秘密押来见面,威逼利诱之下蔡瑁答应了李轨的要求。

  于是不久之后,蔡瑁就率大军返回襄阳,对刘琮实行了“兵谏”。刘琮气的直哭,自己虽然聪明过人,但毕竟阅历少了点,一个不慎就被舅舅给算计了。

  而今自己的卫兵已经被舅舅解除,自己就是人家的囊中之物,你可以答应他的要求把荆州先出去,也可以死于暴病,然后荆州被蔡瑁当着见面礼拱手相送。

  事到如今,少年把心一横就答应了蔡瑁的要求,主动的把荆州献给朝廷。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