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我家阳台通三国

正文卷 第四二零章:虽千万人吾往矣

我家阳台通三国 橘猫囡囡 8344 2023-03-03 06:04

  「哈哈哈,开始时有多嚣张,现在求饶就有多狼狈。」

  「也不能怪他,实在是这典护卫太强了,每次出手都跟要人老命一样。」

  「这样的比武才好看啊,真男人就该刀刀致命。」

  场边的棚子里,曹***着脸紧咬着黄牙,此战过后,他身边的几个人都被淘汰了。

  本以为最少也能闯进前百名的,没想到夏侯惇和夏侯渊两人运气这么不好,一个遇到了典韦,一个遇到了龙山军的颜良。

  夏侯渊倒是跟颜良斗了百十个回合,最后力竭落败,但他毕竟尽力了。

  可是,这夏侯惇只不过是接了典韦两招啊。

  「元让(夏侯惇字),你太让我失望了。」曹操跟着小媳妇一样,跺了跺脚。

  夏侯惇一脸的惭愧,他不是一个怕死之人,更不怕疼,可他也不傻啊。

  明知不可敌而为之,最后落得一身伤,要是那个典韦下手狠点,自己怕是要缺胳膊断腿。

  如果真是那样的话,即便赢了也没有意义。

  可惜,他不敢这么跟曹操解释,只能任由曹操横眉冷对。

  ···

  临近中午的时候。

  公孙瓒带着几个副将急匆匆的找到了卫琤。

  二人在大帐中商议了小半个时辰后,立刻唤来了吕布、徐晃、黄忠、花鲢等人。

  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便是帝国武道大会,也没有喊停的意思。

  ···

  中午,九宫演武场外面行人络绎不绝,各类小吃摊都挤满了人,个个都是欢声笑语,谈论着早上的激烈赛况。

  上午先是飞箭射铜锣,淘汰了三十八个人,再是一番比武下来,四百一十二,如今只剩下二百又六人晋级,下午还要在打一场,也就说,今日晋级者,只有一百零三人。

  当然,下午开赛之前,还也不知道会不会再来一个飞箭射铜锣之类的环节。

  如果有的话,能够晋级明日决赛的,只怕连一百人都不到了。

  洛阳来的方向,一辆马车停在演武场外头,几个少年从车上跳了下来。

  「阿亮,你快点跟上,若是迟了,陈教习又要咱们抄写兵书了。」

  为首的少年带头,冲进了熙熙囔囔的人群中,几个穿着白色儒衫的少年拼命的往人群里挤。

  诸葛亮落在最后面,看着眼前水泄不通的人群,皱了皱眉头。

  他四下打量了一番,看到一个小摊子的煤炉,瞬间计上心头。

  只见他走到那个卖炊饼的小摊前,花了一文钱,跟老板买了一颗烧得正旺的蜂窝煤。

  寻了一根树枝蘸水,插入蜂窝煤的洞眼儿里,一边走,一边喊道:「小心烫,小心烫!」

  原本拥挤的人群倏的一下让开一条通道来,生怕这少年手里的煤球炉烧坏了他们的衣服。

  诸葛亮双手提着蜂窝煤,面带微笑的朝让路的人点头致谢。….

  一路畅通无阻的来到了中宫大帐前面。

  等之前还在前面硬挤的少年们赶到时,诸葛亮已经用雪水将蜂窝煤熄灭了。

  「好啊,阿亮,你有这么好的办法,方才为何不早用,害得我被人夹成了肉饼。」

  「就是啊,阿亮你不厚道啊,那些人为了躲你,把我的鞋子都踩烂了。」

  诸葛亮拱了拱手,歉然道:「诸位师兄弟莫怪,亮想起来的时候,你们已经跑远了。」

  几个少年面面相觑,脸上都是闪过羞愧之色。

  其实,他们刚刚但凡有人等一下诸葛亮,也不至于那么狼狈,若要计较起来,是他们丢下诸葛亮在先

  的,人家诸葛亮并没有做错什么。

  就在几个少年讪讪之际,大帐内一个教习打扮的中年儒士走出来,见到几人,蹙眉道:「怎么这个时候才来,快快随我来,卫君都等急了。」

  少年们听到【卫君】二字,纷纷整理衣衫,郑重其事的拍了拍身上本没有的灰尘。

  中年人满意的点点头,道:「一会儿进去后,没有让你们开口说话,就不要乱插嘴,知道嘛?」

  众少年连连点头,诸葛亮则是好奇的朝大帐里探了一眼。

  待得一行人在教习的带领下进入大帐后,满身寒气被灼热的气浪冲得一干二净。

  入目可及,乃是一道道高大魁梧的身影,一个个跟个铁塔一般,组成了一道高耸的人墙。

  大帐门帘掀开,自然引得众人回首来看。

  当看到刚刚那个教习去而复返,身后跟着五个年纪大小不一的少年后,大汉们相视一眼,自觉的让了让身子,豹眼中尽是疑惑、不甘、无奈,各种表情不一而足。

  这时,卫琤的声音传了过来。

  「来,让学院的弟子们给你们一点灵感和思路,免得你们在这里争得面红耳赤,也没个结果。」

  那为首的教习身高不过16右,走在一个个大汉中间,跟个孩子差不多,更不要说诸葛亮等几个少年了,就真的是连大气都不敢喘。

  教习走到人前,朝主位上的卫琤拱手作揖。

  「启禀卫君,河洛学院战略指挥部的弟子们已经带到,这五位便是期末考试中得分最高的弟子了……你们几个,快来见过卫君。」教习看向几个发呆的少年提醒道。

  为首的少年年纪最大,但也只有十七八岁的样子,恭敬的躬身一礼,双手作揖,道:「临淮鲁肃(十八岁)见过卫君。」

  其他少年纷纷依次行礼,神色肃穆,不敢大意。

  「陇右扶风法正(十四岁),见过卫君。」

  「荆州南郡庞统(十一岁),见过卫君。」

  「徐州琅琊诸葛亮(九岁),见过卫君。」

  「逊儿(七岁)见过卫君。」

  卫琤愣了愣,低头看向年龄最小的陆逊,没好气的朝陈教习问道:「长文(陈群字),你当真逊儿也能通过考核?」….

  陆逊是二婶陆滢的亲侄子,卫琤见过几次面,对于自己的这位小表弟,卫琤还是很看好的。

  但今年陆逊才七岁啊,一个七岁的孩子,你说他能通过战略指挥部的那些考核,还拿到前五的名次,这怎么想都不可能吧?

  所以,卫琤自然而然的觉得陈群碍于陆逊跟自己的关系,才让他来见见世面的,俗称走后门。

  若是这样的话,卫琤就要说说陈群的不是了。

  可陈群闻言确实飒然一笑,上前一礼,拱手说道:「卫君若是不信,可以当场抽查任意一册兵书,只要陆逊有一处答错或者背错,某愿领受责罚。」

  「呃,倒也没必要……」

  不等卫君说完,被轻视了的陆逊红着眼睛,单膝跪地,不甚服气的说道:「逊儿请卫君出题。」

  嘿,这小家伙。

  卫琤苦笑摇头,直接上前一步,将陆逊给抱了起来,一个七岁的小娃娃,红着眼睛还挺可爱。

  「好啦,你已经是七岁的大孩子了,怎么还哭鼻子呢。」

  陆逊红着眼睛,倒像是个女娃娃一般娇气,紧抿小嘴,仰头不看卫琤,眼泪汪汪往下掉。

  在场众人见状,都是哈哈大笑起来。

  吕布调侃道:「卫君,这孩子凭实力通过考核,却被你如此怀疑,掉两颗金豆子也是应当的。」

  花鲢这个混不吝

  探头看了看,挑眉说道:「这孩子该不会是个女娃啊,粉都都的,怪喜人咧。」

  陆逊闻言,气鼓鼓的朝花鲢挥了挥小拳头,「你才是女娃,我是男子汉,我才没有粉都都。」

  卫琤瞪了一眼还要逗弄陆逊的花鲢,抹掉陆逊眼角的泪痕,安慰道:「好好好,逊儿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可男儿有泪不轻弹啊,快不哭了,回去二表哥给你奶糖吃,乖。」

  陆逊一听有奶糖吃,抹了抹眼角,乖乖的点点头。

  这时,***花鲢又说道:「幼,多大了,还吃奶呢啊。」

  卫琤见陆逊再次瘪起小嘴,眼眶又是水汪汪的,气得差点没一脚把花鲢踢出大帐。

  啪!

  徐晃实在看不下去,就着花鲢的后脑勺就是一下,「安静点,说正事呢。」

  面对徐晃这个老大哥,花鲢可不敢跳了,摸了摸他那颗标志性的大光头,灰熘熘的躲到黄忠身后。

  卫琤见状,将陆逊放下,指了指大帐中央的沙盘,道:「去吧,你也去看看,究竟该如何破敌,才能把损失降到最小。」

  陆逊吸熘了一下鼻涕,萌萌的点点头,趴在沙盘上往里看,可惜太矮了,垫脚都看不到沙盘全貌。

  就在他急得快哭了的时候。

  突然感觉脚下有什么东西碰了他一下,低头,才发现是花鲢给他递了一张矮凳垫脚。

  陆逊本想说声谢谢的,可一想起这个大光头说他粉都都的,他就气不打一处来。

  「逊儿?」….

  陆逊回头看到卫琤朝他皱眉,十分不情愿的朝花鲢拱手一礼,「多谢花总兵。」

  花鲢笑了笑,他其实就是嘴花花,哪里知道这孩子这么不禁逗,连哭两回。

  这时。

  看过沙盘的鲁肃四人已经讨论了起来。

  鲁肃还朝一旁的公孙瓒拱手问道:「敢问镇北王殿下,这支胡人军队是怎么越过玉门关的?」

  公孙瓒看了眼跟前的少年,朗声道:「凉州兵马齐聚安西都护府,后方自然空虚,再加上年关将至,平日里来往商队都停运了,这才给了他们可趁之机。」

  「不过,他们倒是小看了我大汉边军,不日前,吾等就已经发现了他们的动向,之所以放任他们南下,却是想要将他们一网打尽,眼下我的人已经夺回玉门关,切断了他们的退路。」

  【推荐下,@

  被淘汰了?」

  这时,张辽走出来,抱拳道:「按照赛会规则,下午某会碰上徐总兵,左右都是输,张辽请求带兵出战。」

  「不行,要你这么说,下午我还跟汉叔碰上了呢,那我也可以去啊。」花鲢站出来说道。

  张辽愣了愣,看向黄忠和花鲢,蹙眉道:「二位若是真打起来,输赢犹未可知,张某却是实打实的比不过徐总兵,想来你们没人有意见吧?」

  「呃,这……」花鲢挠挠头。

  这时,吕布上前一步,抱拳说道:「卫君,既如此,就让文远跑一趟吧。」

  卫琤看向徐晃。

  徐晃想了想,也无奈的点点头,看来这个功劳只能落在虎魄军头上了。

  见状,卫琤满意的看向诸葛亮,道:「你也看到了,就由虎魄军张副总兵带兵出战,另外,虎魄军、龙山军、龙息卫、城卫军,但凡你用得到的人,都可以任由你调遣。」

  「哦,前提是不能引起恐慌,我可不想让这些胡人扰了好好的年节,百姓们苦了太久,是时候让他们高兴高兴了,你们准备好后,就悄悄的走,别整得人尽皆知。」

  诸葛亮愣了愣,「吾等也要前往?」

  卫琤笑道:「怎么,怕了?」

  诸葛亮几人相视一眼,同时拱手道:「不怕,虽千万人吾往矣!」

  卫琤等人闻言,相视一笑,都是欣慰的看着诸葛亮几人。

  如此儿郎,何愁我大汉不兴?

  ···

  大帐之外。

  百姓们三五成群,拖家带口的品尝着各色美食,却不知道他们身后有人在砥砺前行。

  这也是卫琤为什么要将一切损失压低到最小的主要原因。

  出动的兵马越少,越不容易引人注意。

  难得的年关,还是让大家过个好年吧,不要再像往年那样提心吊胆,惶惶不安了。

  等尘埃落定,再让他们知道也不迟。

  到时候,这十万胡人大军犯境,也不过是百姓们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

  橘猫囡囡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