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科幻末日 殷商三十年

雄才大略 第194章 姬发和姜玉

殷商三十年 初等变换 13217 2022-06-07 21:23

  姬兰,今年43岁了。

  她的女儿,姜玉,今年即将满15岁。

  15年了。

  她嫁给姜尚,已经15年了。

  她第一次见到姜尚,还是在殷历524年的朝歌晚宴之后。

  那时候,她从心底里讨厌这个从朝歌来到岐周的殷商人。

  但她却没有料到,第二年,她就嫁给了这个殷商人。

  一晃,这就过去了15年。

  她与姜尚携手度过了15年。

  他们的女儿,就是他们爱情见证。

  这些年,她见证了岐周的上升与坠落。

  自从姜尚到来之后,岐周就逐渐发生不一样的变化。

  那种变化很微妙。

  是什么呢?

  仿佛生活快了一些。

  对。

  就是这种快的感觉。

  姜尚的到来,加快了岐周的生活节奏。

  或者说,姜尚的到来,为岐周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姜尚之前,岐周也很好,但不够好。

  虽然父亲姬昌贤名在外,但姬兰清楚地知道,岐周并没有天下人传说得那么美好。

  她根据从孟津打工回来的人说,孟津就和岐周的国都一样繁荣。

  那可真是一个好地方。

  然而,她却知道,孟津,仅仅是大商的一个边陲小镇。

  那个时候,孟津自贸区还没有建立。

  孟津,就是大商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地方。

  只不过,这个小地方位于两国边境。

  但就是这样的小地方,竟然和岐周的国都一样繁华!

  姬兰震惊了!

  大商,该是有多强大!

  据说,朝歌的繁华,至少十倍于孟津!

  这一点都不夸张。

  很多来往于孟津和朝歌的商人都说,孟津之于朝歌,宛如萤火之于皓月。

  如果孟津是一块巨石,那么朝歌就是一座高山!

  两者,完全不能相提并论。

  姬兰选择相信这些说法。

  并且,这些说法随后也得到了姜尚的赞同。

  姜尚,就是从朝歌来的。

  他从朝歌出发,经由孟津,长途跋涉至岐周国都。

  他亲眼见过两地的繁华。

  他说:“在朝歌面前,孟津不值一提。”

  这让姬兰伤感。

  她本就认为岐周的国都距离朝歌会有一段距离,但她没有想到,这段距离会那么长。

  但是,姜尚又说:“朝歌虽盛,但会由盛到衰。岐都虽弱,但会由弱变强!”

  姬兰相信这个男人的话。

  她相信,相信岐周会崛起。

  她嫁的这个男人,一定可以把岐周的梦想变为现实。

  她看中这个男人的,就是这份精神。

  姜尚身上有一股精神,一股让人着迷的精神。

  他仿佛永远不知疲倦。

  他的力量仿佛永远都使不完。

  他虽是殷商人,但却比岐周人更爱岐周。

  姬兰如何得知姜尚更爱岐周?

  因为她看到了姜尚的行动。

  在岐周大地震的时候,姜尚领衔救灾。

  这位新上任的岐周执政官,完全没有作威作福的派头。

  那不是一种工作的态度,而是一种事业的态度。

  从姜尚的行动里,能够看出他的追求。

  是的,姬兰看到、感受到,姜尚是有追求的。

  有追求,所以有动力。

  姬兰得知了父亲姬昌对姜尚的许诺。

  姬昌许诺姜尚,恢复他姜姓一脉的荣光。

  这或许,就是姜尚的追求。

  为什么是或许?

  难道姜尚还有其他追求吗?

  如果有,那又会是什么?

  姬兰不知道,但她确定一点,姜尚还有其他的追求。

  那似乎是姜尚的一个心结,一个永远都解不开的心结。

  仇恨、失望、野心、颓废……

  姬兰敏锐地觉察到,姜尚有着太多的背负。

  她无法一一厘清。

  但她却能感受到那份沉重。

  每当皓月当空,姜尚都会习惯性地沉思。

  他的脸上看不出任何情感。

  他的脸,仿佛成了一张面具,一张僵硬的面具。

  那张面具下,隐藏的是喜悦,悲伤、愤怒,抑或……

  不管怎样,那张面具之下,一定隐藏了太多的情感。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正是因为没有显露出来,才会给人以厚重和神秘。

  姜尚到底有那些追求,或许只有他自己才能知道了。

  姬兰看着她与姜尚的女儿一天天长大。

  他们的女儿叫姜玉。

  温润如玉。

  姜玉就像她的名字那样温婉动人。

  她继承了母亲的清秀和父亲的睿智。

  她有一种独具一格的美丽。

  她不是那种一眼看过去,就出类拔萃的美女。

  但若再看,她绝对称得上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美女。

  追求姜玉的男子很多。

  甚至有很多是娃娃亲攀扯过来的。

  事实证明,姜玉很有魅力。

  她今年15岁,出落得更加美艳动人。

  面对众多的追求者,她有一点害羞,但她却在她的姬发哥哥面前一点也不害羞。

  这倒是奇葩。

  姬发,是姬兰的弟弟。

  按理说,姜玉该喊姬发叔叔。

  但是,姬发哥哥的称呼,就这样从十多年前,一直错到了现在。

  这大概是因为,姬发本身就不是那种成熟的形象。

  那个时候,姬考还没有死。

  岐周还没有和大商开战。

  那个时候,岐周的指定继承人,还是姬考。

  那个时候的姬发,只是姬考的影子,是衬托姬考而存在的绿叶。

  换句话说,姬发就是那种接近于可有可无的存在。

  这虽然不好听,但就是事实。

  就连姬昌都对姬考说过:“姬发可以死,但你不能。”

  可以说,当时的姬考,完全就是岐周的第二张王牌。

  而且,父亲姬昌和姜尚的约定,也基本上是把姜玉划归为姬考的后宫一列。

  这是非常容易理解的。

  姜尚,是姬昌最倚重的执政官。

  姬考,是姬昌最看重的接班人。

  促成这两者的联合,是姬昌的一步妙棋。

  但是,未来真是太难以捉摸了。

  之前计划好的一切,完全变了样子。

  姬昌孤注一掷地发动了战争,剑指孟津。

  然而,他却没有想到,他会遇到殷商二哥子仲,这位后来被封为殷商四大名将之一的男人。

  要知道,当时的子仲,完全没有战争经验。而姬昌,却是西方战场的不败战神。

  论战争经验,姬昌对子仲呈碾压态势。

  而且,姬昌当时握有岐周全部的精锐,其中就包括姜尚辛苦训练的数千新军,战斗力极强。

  反观子仲,无论是兵员素质还是兵员数量,都处于下风。

  唯一值得凭借的,就是孟津多年修筑的关防。

  不,应该还有其他东西!

  孟津的关防虽然厉害,但绝不是阻止岐周大军东进的唯一障碍。

  一定还有其他什么东西!

  挡住姬昌的,正是那种东西!

  这曾经是最大的谜团。

  所有人都很好奇,凭什么战场新人子仲,就能挡下不败战神姬昌?

  凭什么?!

  就凭忠诚!

  这是后来,殷商还原了孟津战役里子仲的种种动态之后,才得出的答案。

  因为忠诚!

  子仲,怀着对大商坚贞不渝的忠诚!

  这忠诚,已经化作信仰,融进他的血液,浸透他的骨髓。

  姬兰终于明白,她的父亲姬昌,为什么会败?

  因为,姬昌是以一人之力,去撼众志成城的孟津!

  一人对千万人,如何不败?

  更何况,还是千万个被信仰凝聚起来的巨人!

  虽然是敌人,但姬兰不免对子仲心生敬佩。

  面对不败战神,单是这份毫不退缩的胆气,就足以令人敬畏!

  那一战,成了岐周与大商的分水岭。

  那一战过后,姬昌入狱,姬考远走朝歌,姬发茫然守在岐周。

  岐周,仿佛被抽走了魂儿。

  那一刻,姬兰真正感觉到了亡国之危。

  好在,有姜尚。

  这个流着殷商血液的岐周人,撑住了岐周的场面。

  危难之际,竟是这位从外邦过来的执政官,稳定了岐周的局势。

  这的确是比较奇妙的事情。

  姬发坐上了王位。

  但大家真正慑服的,是姜尚。

  有声音质疑姜尚对岐周的忠诚,但姜尚用行动证明,他比任何人都对岐周忠诚。

  这一点,同样令姬兰欣慰。

  和其他各种优点相比,姬兰就喜欢姜尚的这种忠诚。

  即使身为殷商人,也要尽到作为岐周执政官的忠诚!

  殷商有子仲,岐周有姜尚!

  他们的女儿,是跟在姬发身边长大的。

  姬发没有上位之前,就经常过来逗姜玉开心。

  姬发就是这么个人。

  他做姬考的影子,就真的成了姬考的影子,完全不操心邦国事务。这样,也让他有更多时间挥霍玩乐。

  而姜玉,最常接触的玩伴,就是姬发了。

  那时候,姬发虽然已经年龄不小,却还是像小孩子一样任性。

  姜玉不明就里地喊他哥哥,他也满口答应。

  这让姬兰经常大笑。她甚至说,干脆让姬发当她干儿子算了。

  而姬发呢,竟也恬不知耻地喊她娘。

  这惹来了姬兰的一顿毒打。

  然而,万万没想到,今天,这样的笑话竟要成真了!

  姬发向姜玉求婚了。

  姜玉答应了。

  而这,也是姜尚和姬兰所能看到的最好结果。

  姜玉,本来应该是姬考的后宫。

  可惜,姬考成了岐周的牺牲品。

  现在,姜玉嫁给姬发,未尝不是一种好的选择。

  况且,这也没有完全背离当初姬昌和姜尚的规划。

  他们对于姜玉的安排,就是嫁给岐周的邦主、姬昌的接班人。

  当时,姬昌的接班人是姬考,现在是姬发。

  姜玉嫁给姬发,理所当然。

  与很多外界的猜测不同,姬发和姜玉之间,不是纯粹的政治联姻,而是有着真挚的感情基础。

  一切还要从商周第一次战争说起。

  当然,那一战,也被殷商人称为孟津之战。

  战争爆发的那一年,是殷历530年。

  那一年,姜玉5岁。

  她最终没有等来她的外公,却等来了失魂落魄的父亲姜尚,和她的姬发哥哥。

  她的姬发哥哥也显得很狼狈。

  这让她想到,一定是有不好的事情发生了。

  然而,她的姬发哥哥却告诉她,没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一切都还好好的。

  她相信她的姬发哥哥。

  但她却很明显地感觉到,很多东西都变了。

  岐周的国都不再那么生机勃勃,到处弥漫着一股颓废之气。

  这让她很不舒服。

  她的父亲也变得更加冷峻,最突出的是,更加的忙了。

  越来越多的人来找她父亲,甚至比找她姬发哥哥的人都多。

  她在家里待不下,就去找她的姬发哥哥玩。

  她的姬发哥哥显然时间充裕。

  不过,她发现,变化最大的,却是她的姬发哥哥。

  以前,她从未看到她的姬发哥哥手不释卷。

  但是,从她5岁那年开始,她的姬发哥哥就好像变了一个人,变得更爱学习,更勤奋学习。

  她没有见到姬发这么刻苦过。

  姬发的刻苦和努力,让她想到了一个人——姬考。

  那个岐周最优秀的人。

  那简直是一个完美的人。

  姜玉惊讶地发现,在姬考不在岐周的日子里,姬发疯狂地学习,近乎走火入魔!

  她的姬发哥哥,正在变得越来越像姬考……

  这太不可思议了!

  渐渐地,她明白了,明白岐周究竟发生了什么。

  她不再吵闹姬发。

  每一次去找姬发,她都是陪着姬发读书,替姬发整理书桌。

  姬发没有太多人可以交流,遇到问题就会问她。

  可是,很多问题她也不知道。

  往往,是在她绞尽脑汁思考的时候,姬发就自己想明白了。

  后来,她才意识到,是不是她分担了姬发的压力,所以解放了姬发的思想。

  这让她兴奋!

  即使她什么都不知道,也仍仍然可以为姬发提供帮助。

  这很棒!

  真的,这很棒!

  不过,姜玉毕竟是岐周执政官姜尚的女儿。

  在父亲的熏陶下,她很快就提升了自己的智慧。

  并且,在姬发提问的过程中,她也在不断提高。

  在她十岁以后,她甚至已经能和姬发讨论很多问题了。不管水平如何,反正是可以进入到讨论的层次了。

  这就很好。

  现在,她已经可以和姬发没有阻碍地沟通交流。

  姬发在学习,她也在学习。

  不知不觉,她与姬发就这样走过了好多年。

  她是姬发最要好的妹妹。姬发也是她最亲爱的哥哥。

  她见证了姬发娶妻生子。

  她逐渐意识到,她不是姬发的妹妹,但她还是习惯于喊姬发哥哥。

  或许,这就是冥冥之中的约定。

  父亲说,她要嫁给岐周最厉害的人。

  这个人,将掌握岐周的一切。

  她知道,曾经,这个人是姬考,但现在,是姬发,她的姬发哥哥。

  与姬考相比。她更爱姬发。

  他们相知相恋。

  她的姬发哥哥,今年40岁,已经是她的老哥。

  但那没有关系。

  她依然记得她的姬发哥哥年轻的模样。

  所以,在姬发向他求婚的时候,她答应了。

  她愿意守在她的姬发哥哥身边,分担的忧愁和不幸。

  她的姬发哥哥,是如今岐周最厉害的人!

  并且,有她父亲的帮助,岐周的一切,迟早都会好起来的。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