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岁月轮回,母爱无边

第11章 母亲节(2)

岁月轮回,母爱无边 爱尧 6768 2022-04-30 10:35

  做了母亲后,才发现妈妈五十多岁了,还是一点都不啰嗦,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外人面前,都很少听到她埋怨唠叨。这是她和大多数嘴碎的妇女最大的区别。虽然她嗓门很大,不会慈眉善目地整天笑脸迎吟,但只有我知道,她比一般外表看似温柔的女人更柔情一些。妈妈是文盲,所以总是被高中毕业的爸爸批评不会说话。除非爸爸心情很好,妈妈才会为自己大声地辩解几句。一旦爸爸眉毛一挑,妈妈立马住嘴,一场战争还未爆发便胎死腹中,我们不仅未受到一丁点伤害,还从中大受启发。很多家庭矛盾不都是因过分维权才产生的吗?妈妈用她的隐忍成就了一家人的和谐,我们不应该批评她对爸爸的宽容,毕竟我们的童年从未有过任何心理上的阴影。

  妈妈虽然不善言辞,但并不木讷,她只是没有心计,不会给自己的语言润色而已。她甚至还有些害羞,在人前从不会有一些粗俗无理的举动。她不会说脏话,在气极的时候才会蹦出那么两句吓不到人的骂语,而且现在几乎完全不讲了。这又是一个不同于其她女人的地方,因为在农村妇女中,讲脏话是很普遍的事。她从不争情夺理斤斤计较,或是表面一套背后一套。我记得她偶尔会跟我说姑妈老是拿她当傻瓜,但她从未因此而和姑妈家疏远,我们依然尊敬姑妈并和她家保持着亲密的关系。

  从不知道妈妈也是有一定品味的。我结婚时,是爸爸妈妈一起操办的嫁妆。从家具到床上用品,全是妈妈一手为我挑选。她对我说:“我选的肯定会合你的意!”她从没说过大话,这次也不例外。那些嫁妆我都很满意,这才意识到妈妈的眼光不错,品味绝不低俗。妈妈给自己买衣服很挑剔,总是难得碰到她中意的。以前我老不明白是怎么回事,现在终于了解清楚了。贵的衣服舍不得买,便宜的实在没什么好款,妈妈没办法将自己的欣赏品味很好地表现出来,能不苦恼吗?我记得她曾经说过,我小时候穿着她给我买的衣服去走亲戚,就常有人赞她有眼光呢。她还说曾看到一个城里的小女孩扎着很漂亮的辫子,她也赶紧回家照着模样给我扎了一个,看上去好可爱的。但从未见她向外人诉说这些生活种种,妈妈的快乐与忧愁大部分是只与家人分享的。

  长大后阅历逐渐丰富,才知道天下和妈妈不一样的女人多的是。爸爸也渐渐觉醒,并常常在我们面前夸妈妈是个贤德的女人。她不仅勤劳,而且没有仇恨报复。妈妈很少用言语教导我,都是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地影响我。我从小听话乖巧,一半来自于她的先天遗传,另一半归功于她无意识的心理引导和观念培植。小时候我就是妈妈的小跟班,她也喜欢走到哪里把我带到哪里,但从不在人前夸我,也不骄纵我。在我很小但对劳动有很大兴趣的时候,只要不会产生破坏,她都让我动手去做。等到可以帮她分担家务了却不愿意去做时,她就用她的期待软化我,用她的叹息向我展示她的劳累,最后成功地把我内心的勉强转化成了一种自主意识。这完全不是开玩笑,我从小就很勤快,这在村人的眼里有目共睹。最初勤快的原因主要是心疼妈妈,总想减轻她的负担,哪怕只是一点点。到后来就养成了一种习惯,一个喜欢劳动的习惯。这个习惯将会让我受益终生,也许妈妈当时根本就没想到这么多。家里条件艰苦的时候,妈妈也不会像书里电视里那些伟大的母亲那样瞒着子女,她会给我诉说生活的不易。我于是从小就知道钱不能乱花,人不能只顾自己。虽然她也经常在我面前诉说爸爸让她所受的一些委屈,但却依然对爸爸的生活体贴到无微不至,也不允许我们对爸爸有半点不敬。这使我从小就有一种很坚定的观念意识,就是无论什么事,一定要清楚自己的身份并尽到自己的本分。我从小贪吃,手头不紧的时候,妈妈也会在某个下午放学后高兴地对我说小店里又有一种新进的饼干很好吃,然后就会拉着我的手一起朝小店欢快地走去,这个时候我觉得我们有点像感情很好的姐妹。但妈妈的脾气有些急躁,有时假如我某些事没做好,她便会生气地大声数落我,话语不多也就一两句。而我脸皮薄,在能力表现方面有些好胜。她的责怪使得我对自己的要求更加严历,总是尽量做到最好。后来渐渐长大,她也不骂我了,有什么事总会征求一下我的意见。她的改变不仅让我惊喜,也意识到自己长大了,并且开始有了自己的主见。

  妈妈当然也有她的缺点,但我觉得那些缺点只是她众多优点里的小小点缀,无伤大雅。毕竟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很庆幸她遗传了许多美好的东西给我,并在无形中教会我女人应如水一样柔情。我们共同生活了二十多年,感人的细节数不胜数。她不会像别的母亲那样会说煽情动人的话,不会把自己的儿女捧得高高的在人前骄傲地炫耀,也不会像有的母亲那样对儿女的生活体贴到点滴不漏,甚至在我结婚后受委屈时也不会教我如何打击报复或是她亲自出马替我讨回公道以便保护自己的孩子,可我依然很爱很爱她。她没有一丁点的矫揉做作,也没有一丝的虚情假意,她从来不会给任何人添麻烦惹祸,也不会去算计任何得失,更不会在任何人面前强调她的贡献。她只是每天重复做着她认为属于她应该去做的事,还有不管属不属于她应该去做但她觉得不做会不好意思的事,默默的。

  我知道她的晚年绝对是幸福的,因为她一直在真诚地付出着不求回报的爱,该是我们回报的时候了。

  娘

  我是一条山东汉子,我喊妈妈叫“娘”。

  娘是个淳朴的农民,城里的孩子都喊母亲叫“妈妈”,可我从来没给她叫过,我喊她“妈妈”,她说不习惯。

  母亲节的那天,城里的花店摆满了康乃馨,娘却从来不知道康乃馨是什么。她只知道北山上的“婆婆叮”,南山上的“小鹅菜”在这个时候吐出了鹅黄的花……

  都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是母亲节,她却从未过过。

  娘的娘家是是快小平原,她却铁了心的跟着父亲来到革命老区的沂蒙山。二十年来,娘自己做的千层底被她穿破了上百双,她却从来不说自己憨,她数自从来到爹家,她就忘了什么是平原。

  娘喜欢养羊,娘说一只羊春天能下两只崽子,两只就能下四只。娘还说一只样能买50元,50块能买好多的纸和笔,还能给我扯身花衣服——

  娘有一个背篓,是爹自己编的,背篓很大,很丑,娘却天天被着它,她要上山割草喂羊,每天都这样。村里的大爷说咱村子的山快成沙漠了,娘笑笑,背着青草往家走,娘说家里的小羊饿坏了。

  娘很爱干净,小的时候经常领着我和妹妹到村西北的河沟里洗衣服,河沟很静,北山上除草的爹远远的就能听见娘捶衣服的声音。

  娘也爱美,可她从没见过化装盒,娘出嫁的时候姥姥陪送的大镜子和桃木梳,娘一直用着。娘喜欢花衣裳,可爹给她买的那个碎花褂子她一直都藏在衣柜的最底下,娘说不过节不出门的,穿那干啥。

  娘很巧,喜欢缝鞋垫,娘缝的鞋垫上都有她自己画的小花。娘很久就想有个缝纫机,爹花钱给娘买了台,娘数落“不会过日子”。后来爹给我说,那晚上娘一夜没睡觉,围着“缝纫机”又是擦又是摸的,倒弄了一晚上——

  娘很能干,自从我2岁起,爹就跟着大伯闯东北,一年回不一次家,地里的庄稼全靠娘当家,春天播种的时候,娘盼者夏天能轻松点,夏天来了,娘要忙这除草,娘说秋天就不忙了,可秋天还没到,娘就打扫屋子准备收庄稼了。

  娘天天说我什么时候能长大,我说等我赚很多钱的时候就长大了。多少年过去了,娘说我还没有长大,可我在娘梳头的瞬间,发现了缕缕白发。

  娘打电话说,村前的河沟里又开满了小时候经常见的野花,娘问我还记不记的村东头那个茅屋是谁家,娘还说咱家后院的“红红”下个月出嫁,娘还说庄西头的二大爷刚刚送来个我最爱吃的大西瓜——后来,我说:“娘,今年春节我一定回家”。娘说了句:“什么时候回都行。”接着,就没了话。

  娘!

  我的亲娘!儿想你啊!

  我会永远爱着你

  终于找到她的电话了,兴奋,激动,喜悦。

  几年了,老师搬家了,我换电话了,许久都没了讯息。

  迫不及待的拨过去,是她,那个熟悉的声音。

  “是玲?这几年都没你的消息,还好吗?”她很快听出了我的声音。

  “是的,还好,真的好想你,胡老师”我脱口而出。

  的确很想她,在我最低迷的时候,最幸福的时候,真的都好想她,好想和她一起分享我的那些快乐,又好想她为我指点迷途的疑惑,那个像母亲一样爱着我的老师——胡春华。

  电话中的诉说已不能表达我想见的急切,速速打车过去。

  她在门口接我。哦!几年不见,还是那么年轻,微笑还是那么纯洁迷人,还是那么有素养,记得她在我的毕业留言册上写到:“玲,在你的身上我看到了从前的自己……老师会永远想你,爱你”那是曾经被我同学很羡慕的留言,也是我一生最为骄傲的鼓励,只是,今天,站在她的面前,看着有些落寞的自己,我,怎么可能和她比拟呢?

  没有说话,只是一个紧紧的拥抱,两颗心暖在了一起!

  深深的拥抱,仿佛又回到了当年,回到了她的课堂,回到了那些被她呵护的日子,回到了对她的那种依恋。

  有幸考上了师范,也就有幸成了她的学生。师范的老师都是一个周上几节课后就走了,大部分的老师我们都不认识,有些老师甚至给我们上了很久的课,都没有给他们说过几句话。只有她,和我们走的很近,那时候她带我们文选,个子不高,也不是特别漂亮,在她的身上,却能看到清水芙蓉般的纯净,感受到醇香隽永的内秀,她身上透出来的某种东西像一种魔力,对每个学生都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包括学习最差的学生,也都那么喜欢她,那么安静的听她讲课。

  三年级的时候我有幸参加学校保送到陕西师大考试,要参加这种考试是很辛苦的,要比别人更加刻苦努力的学习,要比别人用更多的时间,只是,宿舍统一开灯关灯,我都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后来胡老师知道了,她把自己的办公室腾出来给我住,同时给我找了很多的语文复习资料。看我吃的不好,她常常用瓶子给我带来一些做好的辣椒和一些炒好的菜,有时候也会留一张纸条给我:“学习不要太累了,要好好吃饭!”农村的孩子,很少有人关心,如果有人稍加关心,就会感动不已,何况受到老师这般的爱,我知道,那个时候流泪了,擦干眼泪之后,告诉自己,一定要努力,要好好地报答她。考试在西安,我和我另一个同学的家都在农村,父母没有能力陪我们去考试,学校也没有派老师送我们,两个没有出过门的孩子,害怕也恐惧,是她,把我和我的同学带到她的家,先让我们吃的饱饱的,然后把我们要用的钱用针线缝在了我的那位男同学的裤子里面,嘱托我们路上要小心,给我们买了一大袋吃的,把我们送上火车,用慈善的眼神目送我们远去。可怜的两个农村孩子,第一次到那么大的城市,第一次坐公交车,连方向都不知道,尽管最后成绩不是太理想,但老师的那些细小的关心,却永生难忘。

  没有考上陕师大,只能在安大学习,那些日子里,她真的像母亲一样的爱着我。因为要上很久的学,所以我和我的同学租房住在校外,最幸福的是,每次我去上学的那个时候,她总会把被子,床单,还有一些瓶装的辣椒和炒好的蔬菜给我弄好,然后打电话让我去她家拿,安排好我的一切。有时候还来我租住的地方,帮我收拾一下屋子,叠一下被子。那时候的我,经济单薄,什么都没有,看着她为我做的一切,除了在心里一次次的感动之外,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做。

  后来毕业了,我也当了老师,假期常常去看她。我们慢慢的由师生变成了朋友,亲人。也知道了为什么当初最调皮的学生都喜欢听她的课,那不是魔法,那是老师在工作上的勤奋,是老师的教学艺术和辛苦的备课换来的。她为了备好一节课,要一遍遍的吃透教材,翻阅很多的教科书,甚至还要跑到安大图书室去看很多的书,查阅很多的资料。我在她的床头上看到了贴的一些小纸条,上面是唐诗宋词,她说她每天都要背一首诗词,每天要求自己看一点书籍。一个已婚的女人,一个十岁孩子的母亲,要操持好家务,要抚养好自己的孩子,还要读书习词,这不是常人能做到的,即便是有人做到,又有多少人能坚持,然而,她就做到了,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她一次次的被评为了省级教学能手,29岁的时候就成了副教授,在全省的校长会议上邀请她讲示范课,校长们给予了她最高的评价:“听她的课简直就是是一种享受!”她的这种教学感染着很多的同行,以至于其它的学校也都聘请她讲示范课,一些院校请她讲座,包括我们这次教师培训也都请她讲课,只是,很多次,她都拒绝了,她说她更喜欢这种安静的生活,更希望好好爱自己的丈夫,好好的心疼儿子,那些讲座啊,那些赛教啊,只是身外之物,最终我都是他的妻子,孩子的妈妈。听着她淡淡的说这些,作为女人,我在内心中升腾起一种崇敬,崇拜,她身上透出的一种文化底蕴,心灵中投射出的善良和朴实,灵魂中孕育出的某种素养,现实中的女人能有几个拥有?我把我的学生楚文也带去见了她,回来的路上,楚文感慨:“那么有学识的一个女人,竟然那么好,那么温柔,那么安静,那么低调,真是太完美了,我算见识了”

  是的,“完美”用在她的身上一点都不过分。一个学者,一个在工作中很突出的女性,一个多次出席省级的教学能手,不管是从能力还是从荣誉上都可以有几分自豪。只是,她做人真的很低调,我们上学的时候,她骑着自行车上班,今天,三十几岁的她也算是功成名就,可还是骑着那个旧自行车上班;还是那样的读书,背诵诗文,还是那样的认真备课,还是蹲在地上擦地板,还是为儿子老公做上美味的饭菜,还是把苹果削好给我递到手上,还是那一头披肩短发,还是素面和颜。我想我们大多数的女性,通常都是工作突出了,家庭忽略了,孩子也忽略了,只是,看到洁净的地板,看到她和叔叔还有儿子欢快的笑声,我知道,她是幸福的,也是完美的。<更新更快就在笔趣网>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