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都市娱乐 极光之意

第五十七章 初次错过

极光之意 飘荡墨尔本 4852 2024-05-07 21:39

  

  梦心之坐在宗极的肩膀上,看着《蒙娜丽莎》发呆。

  她有些无法相信,丽莎夫人竟然是被框在那么小的一幅画里面的。

  这幅画,看起来最多也就她平时用来画画的纸三张加起来那么大。

  和梦境里的大场面,简直毫无关联。

  梦心之准备把随身携带的【极光之源】拿出来,好好对比一番,是不是真的不比她的“作品”大多少。

  可惜,这个想法还没来得及付诸实践,宗极就被催着不要在《蒙娜丽莎》前面停留太久。

  梦心之个子小,只能坐在爸爸的肩膀上才能看到。

  但这样也阻挡了其他人的观看视线。

  当然比【观看视线】更加重要的,是【拍照路径】。

  毕竟,那是个自拍杆还没有开始流行的年代。

  谁不想亲手拍一张【到此一游】的照片?

  身高不够又没有抢到前排的,只能远远地举着手机拍一张。

  在门口听爸爸说,卢浮宫住过五十多位国王和王后,梦心之觉得这个才是对的。

  丽莎夫人应该生活在宫殿一样的地方。

  唱着婉转动听的歌。

  歌声嘹亮,响彻四方。

  还有达·芬奇的天籁和音。

  两相烘托,自带音乐厅的效果。

  坦白说,梦心之对真实的《蒙娜丽莎》是有些失望的。

  宫殿确实是宫殿。

  丽莎夫人的“生活空间”也实在是太狭小了一点吧?

  梦心之从宗极的肩膀上下来。

  低着头,如霜打了的茄子一般,整个人蔫蔫的,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只想赶紧离开。

  ……

  十八岁的聂广义,站在《迦拿的婚礼》前面。

  他的身边,偶尔也会有人驻足想要和这幅画合影。

  这样的人很少。

  因为大部分来卢浮宫的人,都只想远远地给蒙娜丽莎拍一张照。

  每到这个时候,聂广义就会自动往后让一让,给要拍照的人,留出足够的空间。

  小小的《蒙娜丽莎》和卢浮宫最大的油画《迦拿的婚礼》都在德农馆的蒙娜丽莎厅。

  这在聂广义看来,其实是有些讽刺的。

  《蒙娜丽莎》之所以能成为全球最著名的画,和这幅画在1911年被盗之后铺天盖地的新闻,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的。

  《蒙娜丽莎》从卢浮宫被偷走,直到两年之后才会找回。

  偷这幅画的,是意大利人,给出的理由,是要把意大利的国宝带回意大利。

  但这个理由,本身是站不住脚的。

  卢浮宫馆藏四十万,有四分之三,都是掠夺所得。

  偏偏《蒙娜丽莎》不是。

  《蒙娜丽莎》和故宫馆藏的外国文物一样来历清楚。

  是达·芬奇死后,当时的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用了一万二千法国金币,从继承了达·芬奇画作的徒弟手里购买了放到自己的宫殿——卢浮宫里面的。

  弗朗索瓦一世不是拿破仑,他没有干过掠夺意大利国宝的事情,他开明而又多情,一生都在庇护文艺……

  真要把意大利国宝带回去,也应该带《迦拿的婚礼》,这个确实是拿破仑的锅。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欧洲的很多著名的博物馆,除了记录人类历史,还记录了人类掠夺史。

  也就是说,并不是只有卢浮宫一家博物馆是这么起来的。

  欧洲人对拿破仑的掠夺行径义愤填膺,是因为拿破仑几乎把欧洲其他国家都掠夺了一个遍,一直掠夺到埃及金字塔。

  然而,拿破仑在欧洲人的掠夺史上,还远没有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拿破仑死后39年,英法联军攻占京师,占据圆明园。

  从圆明园掠夺走了超过150万件文物。

  从先秦时期的青铜礼器,到历朝历代的书画作品,再到各种奇珍异宝。

  能搬走的全搬走,包括至今还有很多没能回国的十二兽首。

  搬不走的怎么办呢?

  直接烧。

  英法联军放火烧了三天三夜。

  从1860年10月18日一直烧到1860年10月21日。

  圆明园至此,就成了一片废墟。

  聂广义在后退让出《迦拿的婚礼》给游客拍照的时候,刚好听到宗极和梦心之说【故宫里的每一件外国文物,都来历清楚。非掠夺、无偷盗。】

  聂广义对说这句话的人有点好奇。

  他转过身来开始寻找。

  游客来到卢浮宫,多半都是带着“打卡任务”的。

  以打卡【卢浮宫馆藏杰作】为目的的游客,最好是从陈列古埃及文物的叙利馆进去。

  走到台阶前面,就能看到著名的古埃及斯芬克斯狮身人面像。

  紧接着,再以最短路径,在叙利馆依次打卡《断臂维纳斯》雕像——《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雕像——杰克·路易斯·达维特的《荷拉斯兄弟之誓》和《拿破仑一世与约瑟芬皇后加冕礼》——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大宫女》。

  叙利馆的打卡点,到这儿就结束了。

  出了叙利馆就能来到下一个展厅德农馆。

  德农馆是蒙娜丽莎厅的所在。

  从叙利馆进入德农馆,就能跟着人流找到卢浮宫头号镇馆之宝《蒙娜丽莎》的打卡点。

  如果是按照最经典的游客路线打卡,在镇馆之宝打卡结束之后,还有席里科的《梅杜萨之筏》和米开朗基罗的《被缚的奴隶》雕塑需要打卡。

  这实际上,是一个非常紧凑的行程。

  很多游客留给卢浮宫的时间都比较有限。

  毕竟,十四年前去法国旅游,最流行的活动,多半不是流连博物馆,而是去买或者帮亲戚朋友们买驴牌。

  聂广义已经在卢浮宫逛了好多天了,还是第一次遇到,这么认真探讨博物馆馆藏的普通话。

  明明是离得很近的声音,并且小女孩的声音是从高处传过来的。

  聂广义转头的时候,却没有看到有哪个小孩子,是坐在父亲的肩膀上的。

  人没有找到,却看到了丢在地上的一张A4大小的纸。

  聂广义把这张纸捡了起来。

  如果这张画的水准很高,或者这个作品有落款,他还能用周围的人能听到的音量问一问。

  可惜,他只捡到了一张鬼画符一样的废纸。

  十八岁的聂广义,并不知道,根号除了开数字,还能拿来开心。

  还是先半章啊,下一个半章写什么呢?

  要不然就《再次错过》怎么样?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